摘要:
研究团队发现了陶瓷材料(Ba₇Nb₄MoO₂₀),吸入水分后,其内部氧化物离子(O²⁻)的迁移会变得更加活跃
阐明了Ba₇Nb₄MoO₂₀通过吸收水蒸气,加快氧化物离子(O²⁻)移动速度、从而提升导电性的作用机制
大幅推动了离子导体的研发进程,该材料对燃料电池、水蒸气电解槽等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
燃料电池与水蒸气电解槽的效率提升,有望为实现碳中和社会及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出重要贡献。而掌握这一目标关键的,是氧化物离子(O²⁻)导体、质子(H⁺)导体,以及能够同时传输O²⁻与H⁺的氧化物离子-质子混合(双离子)导体的研发工作。
为提升这类材料的性能,必须调查氧化物离子与质子的传导比例,并从原子层面理解其“传导机制”,这一过程至关重要。
【概述说明】
东京科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的八岛正知教授、作田祐一特别助教(现任熊本大学产业纳米材料研究所助教)、巾崎润子研究员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九州大学碳中和能源国际研究所的松本广重教授团队、以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材料系的斯蒂芬?斯金纳(SKINNERStephen)教授团队开展国际联合研究,成功揭示了一种具备特殊功能的陶瓷材料的作用机制?——该材料通过吸收水蒸气,可使内部氧化物离子(O²⁻)更易移动。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发现了“材料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即水合反应)后,氧化物离子迁移性提升”的现象,并从原子层面阐明了这一机制。该成果有望为燃料电池、水蒸气电解槽等设备的效率提升提供助力,堪称推动碳中和社会实现及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一步。
该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7月18日(伦敦时间)以电子版形式发表于材料化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并入选该期刊具有极高科学意义、创新性及关注度的“热点论文”(HOTPapers)。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该研究团队将基于本次阐明的?“水合反应与离子扩散的关联”?机制,致力于研发并优化性能更优异的双离子导体。此外,通过将本次研究获得的见解拓展应用至其他材料体系,有望为下一代燃料电池、电解槽及传感器等设备提供更多元的材料选择,推动该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