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康肖霍肯的ASTM国际宣布,其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F42)已经为激光束粉末床融合(PBF-LB)加工的马氏体时效钢制定了新的标准规范。该标准目前为WK82609,将很快在“ASTM标准年度手册”中作为ASTM F3607发布。马氏体时效钢是一类通过时效热处理强化的沉淀硬化钢,其性能可用于汽车、体育用品和航空航天等行业。
本规范适用于增材制造马氏体时效钢零件的购买者和/或生产商,以定义要求并确保零件性能。建议用户使用此规范作为获得满足委员会成员协商一致制定和修订的*低验收要求的零件的基础。
根据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首席科学家和ASTM成员David Rosen的说法,该规范将帮助用户定义要求并确保增材制造的马氏体时效钢零件的零件性能。
David Rosen:“马氏体时效钢具有高强度和韧性,而不会失去延展性,可焊性和尺寸稳定性。如果使用马氏体时效钢来代替低等级的钢,则产生的零件可能会更轻、更坚固,例如,这可以对汽车和飞机的燃油效率产生积极的好处。
ASTM已经在2023年发布了两项新的增材制造标准,引入了金属粉末原料指南ASTM F3571,旨在帮助制造商进行质量控制并评估原材料粉末批次是否在规格范围内。ASTM成员Terry Stauffer说:“有害的非球形颗粒的比例将影响原料的流动性和铺展性,以及成品金属粉末零件的机械性能。
另一个新标准是ASTM F3572,它提供了一种零件分类方案,可以作为航空增材制造零件的一致风险指标。成员和F42副主席Chul Park表示,这可以服务于零件的检查,测试和鉴定等过程。
Park声称,遵循该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和参与有助于加速增材制造技术的采用。ASTM国际表示,这两个标准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9中关于弹性基础设施,可持续工业化和创新有关。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