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高性能再生稀土永磁材料成果转化项目启动会在赣州高新区举行。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00吨稀土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生产能力,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绿色清洁再生技术工艺,建立了永磁废料→混合稀土金属→高性能永磁体的高效高值化自循环利用新模式,具有成本低、流程短、能耗低、排放少等优点,是解决稀土二次资源绿色应用的有效办法,有助于实现我国再生稀土资源绿色高效综合利用、促进稀土循环经济发展、延伸稀土产业链。
随着我国稀土永磁行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出现的退役稀土永磁材料及加工废料具有巨大的再生循环利用价值。在国家稀土资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的导向下,开展稀土二次资源再生利用,高效、平衡利用高丰度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退役永磁材料及加工废料通常是仿照稀土原矿的方法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成本高、流程长、能耗大。研发团队率先提出“短流程混合稀土再生”的新研究思路,围绕高性能混合稀土永磁材料开展了多年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工艺技术攻关,采用短流程混合稀土回收工艺,结合特色晶界扩散技术,成功突破了再生稀土永磁材料高性能化的技术瓶颈,完成了中试生产及工程示范。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