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山西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材料产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被誉为制造业“底盘”,对推动技术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山西而言,发展新材料,有助于我省推动制造业结构性反转、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转型转型升级。

一、十四五规划对山西新材料集群的要求

1. 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重点细分领域产品高端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条延伸能力大幅增强,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前列,总体实力迈入全国第二方阵;

2. 打造成为全省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培育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企业,培育10家在国内*的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建成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包括先进金属材料基地、国内*的碳基新材料基地、全国*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全国*大的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新材料生产基地;

4. 建成国内重要的新材料创新中心。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以上,新建设2家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

二、山西为何能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1. 依托资源优势

山西省丰富的煤炭、石墨资源以及相关的研发和产业基础,为发展壮大碳基新材料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依托产业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已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 150 户,部分领域居全国乃至全球*地位。

3. 依托技术优势

山西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比如宝武太钢掌握的 T800 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掌握的石墨烯储能材料产业化核心技术,以及烁科晶体所掌握的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技术等。

4. 依托集群优势

目前我省已经打造了一批特色优势新材料产业基地,比如以吕梁、运城为核心的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基地,以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太原不锈钢材料基地,以吕梁、长治、晋城为重点的高端碳材料产业基地等。

5. 依托政策优势

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山西省支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实施方案》等一批支持政策。

三、山西如何具体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1. 实施产业集群突破行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中心,向北布局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向南加速发展综改示范区;横向带动吕梁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阳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打造晋北协同发展区;打造晋南协同发展区;打造晋东南协同发展区。

2. 实施创新生态打造行动,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

●深化校企合作;

●继续实施新材料产业融通创新服务工程;

●加速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多元主体融通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加快创新中心体系建设。

3. 实施关键技术攻坚行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特钢新材料、镁合金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着力攻关10余项关键共性技术,拓展新材料产品在核工业、航空、海洋、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的应用。

4. 实施重点项目扶持行动,支撑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先进金属材料领域

●生物基新材料领域

●碳基新材料领域

●半导体新材料领域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

5. 实施企业主体倍增行动,壮大优势企业规模实力

做强领军企业,壮大头部企业,培育“小巨人”企业

6. 实施全产业链培育行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重点围绕新材料领域不锈钢、铝镁合金、高端碳纤维、碳化硅半导体、合成生物等5大功能材料,着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地域特色明显的本土产业链条。

四、聚力新材料,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创新驱动、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集约集聚、开放合作,山西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必将不断提升,必将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大省、强省。新材料产业也必将成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