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公司9月23日宣布,该公司科学家与哈佛、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耶鲁等*高校的科研人员联手开发出一种可提高无定形纳米颗粒溶解性的新型生产工艺,这将有助于药物在人体内的高效吸收。
这支国际研究团队开发的微流体雾化器可将药物制成非常微小的纳米颗粒。其具体过程是将药物溶解在溶剂中配成溶液,然后将此溶液暴露在600米/秒的气流中。巴斯夫研究经理ChristianHoltze博士介绍说:“溶剂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快速蒸发,由于挥发时间很短,分子无法排列成晶体形式,而是在无定形结构中随机排列,这样一来其溶解性可提高十倍。”该工艺同时适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
据了解,溶解性提高意味着可以加强有效成分的吸收。而不少新药的开发都因遭遇溶解性较差问题而难以为继。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前哈佛大学研究员EstherAmstad表示:“该系统能出色地控制颗粒成分、结构和大小,促使新材料诞生。”巴斯夫先进材料北美研究中心主任MarcSchroeder表示:“跨学科合作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科学解释,也为该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创造了机会。”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