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1日至7月13日,由金属所和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三届IMR材料科学和工程国际研讨会¾先进功能材料的前沿与未来暨2007年先进功能材料讲习班(The 3rd IMR Symposium on Materials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 Frontier and Future of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Summer School of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7)”在金属所成功举办。
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近50个单位的113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金属所的众多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F.R. de Boer博士、美国拉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M. E. Hawley博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李奇博士、韩国成均馆大学的Y. H. Lee博士、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陈充林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孙立志博士、德国锡根大学的姜辛博士和T. Staedler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潘晓晴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秦禄昌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的张西祥博士、美国爱达荷大学的强游博士、日本群马大学的Shin-ichi Kuroda博士、国立台湾大学的冯哲川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吴昌恒博士、南京大学的刘俊明博士及中科院金属所的张志东博士等共17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参加,共作学术报告23场。本次研讨会主题定位于介绍先进功能材料的前沿工作,探讨先进功能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内容涉及新型磁性材料、铁电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和光电材料等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微观机制研究,还涉及纳米结构材料,包括纳米管材料、纳米颗粒材料、纳米胶囊材料、薄膜材料、纳米器件等,并介绍了固体量子计算理论、界面与表面效应、相变与相结构转变、Ising模型在材料物理领域的应用等诸多研究进展。
本次研讨会将金属所的“IMR材料科学和工程国际研讨会”和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举办的“新概念讲座”系列学术讲习班联合举办,充分利用了金属所的各种优质资源和国际材料物理中心这一交流平台,比往年邀请了更多的海外著名专家前来参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讨会进行期间,邀请报告人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气氛热烈的讨论。因报告时提问时间有限,参会人员抓紧会间休息及就餐时间与邀请报告人进行交流。有些参会人员带着科研中的疑难问题专程来向邀请的学者请教。参会的内、外宾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办得很成功,参会者之间的交流很充分。大家都对金属所和国际材料物理中心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这样好的交流机会表达了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