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通知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8%和11%。从商务部公布的税率调整清单来看,铜、镍材是有色金属材料中税率调整幅度*大的,由此前的13%下降至5%。进入沙龙向期货专家提问>>>
上周五,受有色金属材料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期铝价格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不过由于此前市场对于税率调整都有预期,因此在政策公布后,期价跌幅并不大。周一,受国外市场期价企稳带动,上海期铜、期铝价格出现反弹。上海期铜主力0611合约收在每吨69390元,上涨750元;期铝主力0611合约收报19300元,上涨120元。
“涵盖范围较广、税率调整存在差异化是这次有色金属出口退税率调整的主要特点,这表明新政策并不是针对某一类产品,而是对于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品及资源性产品的全线调整,以期达到限制这些商品出口的目的。”上海东亚期货信息部经理陆祯铭对《*财经日报》指出。
根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铝合金20.1万吨,同比增加了227.9%,出口铝制品52.6万吨,同比增加了62.4%;出口精炼铜14.3万吨,铜加工制品28.19万吨。另外在经历了2004、2005年的净进口后,今年中国又开始净出口锌。今年1~6月中国有色金属出口额104.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7%。
陆祯铭指出,税率调整对于这些商品的价格也会形成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如果金属材料出口受到抑制,将转而销往国内,对国内价格形成压力,同时出口需求的减少,也会降低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继而影响原材料价格。”陆祯铭指出,“不过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少,还需要看出口量占整个商品贸易的份额,如果份额很少的话,出口减少对价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有色金属材料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或许在短期内看不出特别明显的效果,不过从长期来看,新的政策无疑将引导整个有色金属行业进行调整,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金属产品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这有利于该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对这些商品出口的抑制,也有利于保护国内的资源。”浙江新华期货分析师陈里指出。
出口退税率调整自9月15日起执行。按照调整清单所列,有51个税号的铜材、8个税号的镍材出口退税率由13%下降至5%;有3个税号的铅材、2个税号的锌材、3个税号的锡材以及4个税号的铝材出口退税率由13%下降至8%;有10个税号的铝材出口退税率由13%下降至11%。
另外,有11个税号的精炼铜及铜合金材料、5个税号的镍粉及片状粉末、2个税号的铝粉、5个税号的未锻轧铅及铅合金、6个税号的未锻轧锌及合金、5个税号的锡材取消了出口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