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门人来说,摩托车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骄傲,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
【核心提示】
●打造“中国摩托之都”,应该说,江门还是有一定资本和优势的。简单而言可概括为“三个一”:一艘“产业航母”、一个“龙头老大”和一批“配件精英”。
●江门是竞争“中国摩托之都”,还是另外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产业品牌?这是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城市参与竞争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兵装集团在成功整合轻骑股份后,将形成南有嘉陵、建设,北有洛北、轻骑的强势格局;产业布局纵横南北、市场规模笑傲国内,兵装系将成为摩托车行业历史上*大的摩托车生产集团。
●如果说兵装集团是江门摩托车的“远虑”,那今年2月发生在近邻阳江的一件事,则足以成为“近忧”。
策划人语
摩界骤变
江门何去何从?
摩托车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多年来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一直令江门人感到自豪。
不过,*近的几条新闻却无情地告诉江门,摩托车这块“肥肉”,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行业内的竞争,也日渐升级、深化。
据《证券时报》报道,去年12月18日,济南轻骑正式公告进入股改程序,标志着停顿1年的轻骑股改正式进行,也标志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对旗下摩托车产业的整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兵装集团在成功整合轻骑股份后,将形成南有嘉陵、建设,北有洛北、轻骑的强势格局;产业布局纵横南北、市场规模笑傲国内,兵装系将成为摩托车行业历史上*大的摩托车生产集团。
如果说兵装集团是江门摩托车的“远虑”,那今年2月发生在近邻阳江的一件事,则足以成为“近忧”。据报道,由美国新世纪公司斥资30亿元人民币打造的摩托车类机车生产基地,2月15日落户阳江市阳东县,该公司当日与此间有关部门签署了正式协议。报道称,该基地开发建设分四期5年完成,基地建成后,年产摩托车类机车60万台及大量发动机,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包括沙滩车、越野车、摩托车、农夫车、大排量发动机以及雪地摩托、水摩托等延伸产品,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创利税24亿元。
与此同时,大长江在常州的大长江工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荼,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投产。据称,这个项目比整个江门总部的产量还要大。对于这一则新闻,很多人难明其究。
情势如此,江门摩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江门人要有清醒的认识,政府要有明晰的应对思维。基于此,记者特策划本专题,借脑本土知名财经学者李桂生,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对我市相关主管部门及摩托车业界有所助益。本专题将选取和江门摩托*具可比性的重庆摩托,从两个地区的实际出发,就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敬请垂注!
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已经走过了萌芽、起步和发展的时期,现已进入成熟及深化阶段。经过20多年的“大浪淘沙”,中国摩托车行业基本上形成了广东、重庆、江浙三足鼎立的局面。重庆是中国摩托的“老大哥”,2007年继续保持全国产销量*,成功实现了五连冠!同样实现了五连冠的还有江门大长江集团,从2003年开始,大长江的产销量就一直排在全国摩托车企业的*位!在大长江的带动和影响下,一大批江门本土的整车、零配件和终端销售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这也就形成了江门与重庆两大区域的对垒格局。就目前中国摩托车的发展形势而言,江门和重庆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摩托车产业在江门和重庆都是举足轻重的,而且这两个地区从政府到民间,从整车到配件,从终端到车主,都有很高的行业呼声。
本土财经学者李桂生,从江门和重庆两个地区的实际出发,就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其独特的观察角度,不禁令人钦佩,其中提出的一些疑问,也很值得大家关注。以下是他的精彩观点。
江门凭什么冲击“中国摩托之都”?
打造“中国摩托之都”,应该说,江门还是有一定资本和优势的。简单而言可概括为“三个一”:一艘“产业航母”、一个“龙头老大”和一批“配件精英”。
“产业航母”——十几年前,江门的摩托车产业还是一叶名不见经传的“独木舟”,今天,江门摩托车产业实现了超过180亿元人民币的年总产值,是一艘名副其实的“产业航母”;
“龙头老大”——从2003年开始,大长江集团就一直稳坐全国摩企产销量冠军的宝座,在2006年“中国500*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豪爵”品牌连续第三年获得行业排名*,品牌价值68.51亿元人民币;而且2007年大长江一家的利税已经超过整个重庆摩帮!
“配件精英”——数百家江门零配件厂商是江门整车品牌迅猛发展的坚实保障,江门配件的质量也历来受到同行的青睐。以至于,在同一地区,同等条件下,“江门制造”能比别人卖多一两百到几百元不等的价钱。
桂冠应属重庆还是江门?
重庆与江门两地在业界皆有“中国摩托之都”的美誉,相比之下,重庆在2004年*将打造“中国摩托车之都”的设想列入政府5年发展规划当中。在这份规划当中,明确提出了重庆市摩托车行业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实现产销摩托车900万辆,占全国的50%,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从而把重庆建设成为规模大、质量高、技术水平先进的举世公认的“摩托车之都”。可以看到,“中国摩托车之都”在重庆早有说法,并且已被写进政府发展规划和目标当中。那么江门呢?2000年,江门市政府出台《关于把江门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制造业中心的意见》,明确把摩托车工业定位为江门市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政府又批转下发《关于鼓励和扶持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在江门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努力把摩托车及零配件产业提升为国内乃至世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可见江门虽在“摩博会”上也有“中国摩托之都”的提法,但我们从以上的内容似乎并没有看到称谓的出处,或者说江门各方并没有正式、明确地提出过这个称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就好比打仗,两军对垒,我们总不能连自己部队的番号都没有吧!江门是竞争“中国摩托之都”,还是另外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产业品牌?这个是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城市参与竞争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