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5.2%,配套动力电池产业链受到波及,行业扩产不及预期。据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预测,预计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同比下滑,动力产业链或将持续面临压力,市场进入新一轮分化与调整阶段。受疫情、补贴等多重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几何?行业专家指出行业未来发展将迎来五大机遇。
五大机遇
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未来可期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复杂的行业背景中,未来动力电池及其相关产业链会有哪些发展机遇?张小飞博士给出了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机遇一:行业加速洗牌推动技术升级
国内动力电池头部企业(TOP5)是扩产主力,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不佳,扩产放缓或已有项目搁置。随着动力电池产业洗牌加速,市场竞争加剧倒逼电池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
机遇二:外资企业加码在华“本土化”催生发展机会
近年来,外资企业加大在中国推行本土化策略。LGC、SKI、松下、SDI等海外OEM(原始设备供应商)将加速本地化,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国内继续扩建二期、三期产能。
纵观这几年的全球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重视中国市场。为抢夺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将在投资和技术领域继续发力,将促使国内相关领域的公司进行产品与技术的迭代。
机遇三:内置电池爆发式增长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的推动,TWS耳机、ETC等智能设备内置电源近几年来需求旺盛,对消费电池的巨大市场需求,助推数码电池企业小规模扩产。
机遇四:正极材料市场带动前驱体企业自建产能提升
从全球市场角度看,动力电池市场仍是三元正极材料重要应用领域,配套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将随着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出货量也将进一步向头部材料企业集中,而部分三元材料企业将加大在细分市场的布局,细分市场将迎来新机遇。
前驱体材料性能直接决定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由于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带动,前驱体企业自建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机遇五:创新产品迎产业化机遇
在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更为新兴的技术路线相继面世,以高镍正极材料、快充石墨、硅碳负极、四元材料、无钴电池、大模组/标准模组、CTP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产品将逐步迎来产业化机遇。
持续深耕
产业集群式*产业跨越式发展
此次疫情影响下,产业集群优势凸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集群化发展不仅有助于降低配套成本、提高共同研发效率,同时促进企业“抱团发展”,抵御大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江苏溧水、龙潭,浙江南浔、德清,安徽舒城、来安,广东江门等地,华夏幸福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所在区域的产业基础及科教人才、应用市场资源,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引入新能源整车,打造龙头*、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去年3月,华夏幸福引入投资120亿元的欣旺达动力电池基地项目在南京溧水产业新城签约,7月二期工程即实现奠基动工,标志着溧水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作为中国*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坚持“产业优先”的核心策略,通过“产业规划、选址服务、全球资源、行业圈层、金融支持、专业载体、一揽子政策、全程服务”等在内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为城市导入先进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