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与扬州有着深厚渊源。经过几代人接续努力,扬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集聚了340家规模以上企业,产业规模超千亿元。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到来,扬州汽车产业发展又迎来新使命。今天的《产业链“新”潮澎湃》系列报道,让我们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新发展”。
2024年,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64家规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525.2亿元、同比增长24%,入库税收18.8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分列13条产业链第三和*位。这条产业链快速崛起的背后,藏着怎样一串“发展密码”?首先,得从一个“行业头部”的成长故事说起。
在江苏泽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生产的一款HUD产品,采用光学投影的技术将驾驶的常用信息,例如车速、导航等内容投射到驾驶员的前方视野,以此来减少驾驶员查看仪表盘的频率,使行车更加安全便捷。
记者了解到,HUD(抬头显示器)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过去一段时期,全球HUD市场主要被日本、德国少数汽车电子巨头垄断。受益于国内汽车智能化发展和车厂成本控制的双重优势,泽景科技等一批本土HUD公司开始崛起。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仪征工厂厂长尹继昌介绍,HUD是一个非常新的赛道,原来是在燃油车,可能是百万元以上的车上才能看到的配置,现在产品下放,未来前景巨大。
据介绍,自2015年落户仪征以来,泽景电子先后获得“绿扬金凤计划”3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资助、200万元省级服务化改造升级标杆示范项目奖励资金等,并在扬州、仪征两级政府帮助下,完成D轮融资。近期,企业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上市IPO申请。
尹继昌介绍,目前按照计划在推进当中,今年应该会在中国香港上市。
近年来,泽景电子加速产品创新迭代,目前,企业产品线已覆盖W-HUD、AR-HUD、CMS(电子后视镜)、侧窗投影显示等智能座舱领域,成为蔚来、吉利、一汽、长安、比亚迪等众多知名车企的供应商。
尹继昌介绍,去年生产62万台,销售近6亿元。今年差不多产量能达到90万台,销售额能达到8亿元,明年肯定能突破10亿元。
短短数年,泽景电子就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这无疑是扬州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生动案例。在维扬经济开发区,江苏联成开拓集团有限公司也在持续成长。自2017年扎根扬州以来,企业已从一家专业汽车电子供应商,成长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行业佼佼者。
江苏联成开拓集团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总监孙建辉介绍,应用工业4.0理念,引入专业的工业技术平台以及自动化设备,实现电子SMT 焊接、装配等全自动化生产的有效结合,打造智慧工厂。
在企业55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配备了各类测试设备,涵盖电性能、机械、环境等多项测试领域,能满足各车厂的严苛要求。相关负责人坦言,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带动与政策的牵引。在企业智慧工厂扩建与研发项目申报过程中,产业链专班协助对接资源,缩短审批周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
孙建辉介绍,精准匹配企业的技术需求,包括项目的落地,促进他们与本地主机厂在新能源控制系统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配套供货的全产业链条协同。未来他们力争做到全球汽车电子零部件的优级供应商。
以泽景电子和联成开拓为代表,当前,一批企业正在集成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扬州汽车产业网联化发展强劲赋能。与此相应的,扬州出台各类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县市协同,形成错位发展,着力打造汽车产业的“新增长极”。
扬州市交通运输局运输处处长杨宇介绍,他们通过举办产业链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人才招聘等服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行业聚合“链主”作用,会同各相关园区板块、各有关部门,重点跟踪服务好汽车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开展精准招商,推动不断增粗和拉长产业链条,助力扬州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