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邢台市,这里不仅是华北*大的轴承交易枢纽,而且拥有超过半个世纪的轴承产业发展史。如同其他传统产业一样,该地区经历了快速增长后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产业规模大但实力不强、增长动力不足和产品竞争力减弱等问题。近年来,邢台市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技术改造、产业链扩展、品牌培育以及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等,来推动轴承产业向更高端和智能的方向发展。目前,邢台生产的轴承占据了全国10%的市场份额,并且在全国碳钢轴承出口量中占比高达90%。
应对挑战
被誉为“工业关节”的轴承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组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邢台市临西县的小型轴承加工作坊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为正规化生产的企业。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临西县已形成了一个由400多家轴承企业组成的特色产业集群,从分散的家庭作坊转变为有序链接的产业链条。
如今,临西县内有超过1389家从事轴承生产和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的企业,年钢材处理能力达到70万吨,生产能力为8.1亿套,涵盖了4000多种型号的产品。临西轴承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还远销至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河北省轴承外贸转型的示范区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自动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流程规范化的要求增加,以及与国际高端轴承相比存在的品质和技术差距。
转型与发展
河北飞龙轴承有限公司就是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例子。面对精密机床轴承订单的需求,公司致力于提升轴承圆度精度,将误差控制在万分之五以内,这一标准比国家标准精细了十多倍。此外,为了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邢台市政府成立了河北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构建了一个“产学研检”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助力企业掌握前沿核心技术。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品牌意识的增强,邢台轴承产业正逐渐实现由大规模转向高质量、精细化的发展转变。越来越多的轴承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引入智能设备和技术,努力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智能化未来
以河北诚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为例,其“I5智能工厂”配备了120台智能机床和自动化的物流系统,实现了高效生产与质量控制。同时,中达轴承引入ERP智能管理系统,优化了物料管理和生产环节,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周转效率。
展望未来,邢台市将继续秉持“专注制造优质轴承”的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培养知名品牌,扩大产业规模,致力于建设一个覆盖从原材料定制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力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中高端轴承生产基地。据预测,2022年邢台轴承产业的营收将达到约20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15%,并将在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面持续进步,力求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