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市场预期5月份国内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将继续上升至8.5%左右。4月份这一数据为8.1%。
同时,如果5月份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涨幅如市场预期那样,低于8%,这也意味着自2007年2月份后,PPI涨幅再次超过CPI。
高盛(中国)宏观经济学家梁红和宋宇在《5月份经济数据前瞻》报告中预测,5月PPI增幅将从4月的8.1%进一步上升至8.5%。
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包括油价的上涨仍是推升PPI继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上述高盛两位经济学家分析认为,高盛(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钢铁和煤炭价格继续创出新高。同时,油价也在5月份创下新高。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也在*近的报告中预测5月PPI上涨8.5%。中金公司的哈继铭研究团队也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的货币供应对PPI的走势具有*作用,而PPI对于非食品CPI又有较好的*作用,PPI的继续上升可能推升CPI中的非食品价格的涨幅至2%。
在连续数月的上涨后,4月份PPI已达8.1%的高位,仅低于当月CPI0.4个百分点。由于食品价格的下滑,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在内的多家机构均认为5月CPI下滑已成定局。PPI和CPI之间涨跌互现,可能在5月出现PPI超过CPI的局面。
如果PPI涨幅超过CPI,国内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将会面临利润被继续压缩的局面。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国内的成品油和柴油供给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短缺事件。不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在参加中美印韩日五国能源部长会议时强调说,中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当前如果快速推进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必将对农业等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暂缓成品油价格改革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
李慧勇分析认为,目前放开成品油价格仍有可能加剧通胀风险。
不过,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中国政府的财政实力使中国有能力较其他亚洲国家将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延缓更长的时间。即便政府决定通过财政来完全补贴石油公司的损失,国家的财政负债率还是将低于GDP的25%,这在国际标准中仍被视为是较低水平。
王庆预计,中国国内通胀压力的减缓将为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价格调整带来了契机,7月中旬可能具有出台上调成品油价格的政策机会。如果政府决定提高价格,可能会通过渐进的调价来减缓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