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信息中心正*经济师徐长明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三个结构性机会:一是有发动机的新能源汽车(NEV)正在并将继续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高端车的销量持续增长,消费升级在汽车产业继续保持;三是出口与国际化也是一个机会,我国汽车出口量连续第三年超高速增长,这个趋势在未来还将持续且不可逆。
有发动机NEV成为新能源汽车主力
徐长明指出,去年有发动机的新能源汽车占到新能源汽车增量的63.1%,今年1-5月进一步提高到77.8%。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供给侧驱动,比如比亚迪(002594)和理想汽车等车企推出的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型占比很高;二是消费者需求偏好拉动,PHEV(含REEV)相比纯电动车没有里程焦虑,且使用成本更低;三是相关政策的扶持,比如免征车购税、减少养路费等优惠措施。
目前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达17.2%,与纯电动车的22.3%只有5个百分点之差。可以预见,有发动机的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高端化趋势明显95后或成消费主力
徐长明认为,消费升级在汽车产业表现明显。数据显示,售价3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从2018年的161万辆增长到去年的336万辆,五年间翻了一倍还多。相比之下,10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却大幅下滑。
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一方面是换购比例持续走高,而换购者购买高价位车型的比例明显高于*购车者;另一方面则是95后消费群体正在崛起。据统计,到2032年,95后买车比例将达到40%左右。而95后成长于物质富裕和技术爆炸的时代,购车预算中除自身收入外,还包括了来自父母和亲戚的资助,这使得他们的购买能力较强。可以预见,随着95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高端车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出口前景广阔国际化或成新常态
徐长明表示,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进入超高速增长轨道。2021年增长100万辆,2022年又增长100多万辆,去年更是增长了180万辆,今年前5个月出口量已达231万辆,同比增长31%。这一趋势有望持续且不可逆。
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多元化,即使个别厂商出现问题,也能迅速得到弥补;二是出口市场多元化,覆盖欧洲、亚洲、非洲等多个区域,抗风险能力较强;三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蕴含巨大市场潜力,尤其是非洲、南亚等人口大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升,必将迎来汽车消费的爆发期,而我国自主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在这些市场大有作为。未来,国际化或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常态。
综上所述,有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高端车市场的扩容以及汽车出口的持续高增长,为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车企应积极把握这些机会,加快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步伐,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