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稀土管控失效?美国研究出“铁锈变磁铁”,永磁材料能绕过中国吗
发布日期:2025-8-14 来源:海内人物
*近,国际*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引发了材料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双重震动。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科研团队,居然用一种极端的方法,让普通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变成了比传统稀土磁体更强的磁性材料。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直径仅20至30纳米的氧化铁颗粒放进金刚石压砧,施加相当于18万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力,迫使这些微粒首尾相接、整齐排列成链状结构。
结果,这种轻元素组成的材料,竟颠覆了百年来物理学界对磁性材料的认知,“没有稀土就造不出强磁体”的共识难道真的要被打破了?
稀土资源,尤其是钕、镝、铽等重稀土,是制造高性能永磁体的核心原料,而全球供应链高度集中在中国。
中国稀土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开采、冶炼和提纯技术全球*,占全球精炼稀土总产能近90%。
自从中国收紧稀土出口以来,美印等国就急得团团转,这种现实让美国在新能源汽车、电动机、风力发电机乃至国防装备领域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近年来,美国政府频频提出“去稀土化”战略,但真正能够在磁性能上替代稀土的材料始终没有突破,但没想到美国刚因稀土短缺导致产线停工,事情就反转了!
根据美国发表的研究文章,铁锈这种几乎不值钱的物质,被证明在特定结构下能超越稀土磁体的性能,直径仅20至30纳米的Fe₃O₄颗粒,在超高压环境下不再像散沙一样杂乱分布。
而是形成了首尾相接的“纳米链”,每条链由数百个颗粒组成,颗粒间甚至在原子尺度上架起了微小的桥梁,让磁力传导效率惊人提升。
这无疑为美国的技术路线提供了全新想象空间,也为国际资源博弈埋下了新的变量。
长期以来,稀土元素之所以在磁性产业中不可替代,是因为它们能赋予材料极强的各向异性,让磁体像指南针一样牢牢“记住”南北极方向。
过去的理论认为,只有稀土等重元素,才能提供足够的电子轨道效应来增强各向异性,因此轻元素的氧化铁一直被视为磁性“弱者”。
但在这项实验中,透射电子显微镜清楚记录了一个“纪律化”的变化:原本无序分布的纳米颗粒,在高压下变成规整的链状阵列。
链中每个颗粒之间甚至形成了原子级的桥梁,这种微结构的高效耦合,让磁矩方向像整齐划一的军队一样协同工作,磁性能因此大幅跃升。
更关键的是,这种磁性增强并非依赖元素本身,而是来源于颗粒排列的集体效应,这被研究团队称为“超结构各向异性”。
这种现象的发现,不仅挑战了教科书上的磁性原理,也让材料科学家意识到,未来磁材设计可以不局限于元素化学属性,而是通过结构工程来“编程”性能。
这意味着,如果能找到经济可行的方式让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常压下自组装成类似的链状结构,就可能批量生产全新类型的永磁体,彻底绕开稀土资源的制约。
这一科研发现对潜在的产业冲击不容小觑。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目前高性能驱动电机大量依赖钕铁硼永磁体,其稀土用量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整车成本;
在风力发电机领域,稀土永磁发电机因高效率而被广泛采用,但其制造成本与稀土价格息息相关;在国防工业中,从*制导武器到雷达系统,高性能磁体都是关键部件。
一旦氧化铁磁材能替代部分应用,不仅会压低成本,更会削弱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地缘政治价值。
这一突破的潜在应用远不止工业磁材。医学领域早已在利用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剂,如果磁性增强,成像剂量有望降低,患者体验将更安全;
在环境治理中,改性氧化铁是废水处理中回收重金属的利器,磁性越强,分离与回收效率越高;
在可再生能源装备中,轻质高磁性能材料能显著提升电机和发电机的能效,甚至可能改变新能源汽车与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格局。
不过,必须承认,这项研究距离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实验中施加的18万个大气压是实验室极端条件,依赖昂贵且产能有限的金刚石压砧设备,不可能直接搬进工厂。
但科学史上,从高温超导到二维材料石墨烯,许多颠覆性技术*初都诞生在看似“不切实际”的条件下,随后通过工艺改进实现规模化生产。
研究团队已经在探索用化学方法、电场或磁场诱导等手段,在常压条件下实现类似的纳米链排列,如果这一过程可控性足够高,也可能真正开启“铁锈变磁王”的时代。
值得玩味的是,这项成果并没有选择在美国本土科技媒体大肆宣传,而是静静登上了《自然·通讯》——一个国际同行认可度极高,但公众关注度有限的平台。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在磁性材料技术上正在悄悄布局,而不愿过早引起外界注意?
毕竟,稀土替代技术一旦成熟,必然会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尤其是在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种材料学上的突破,很可能在未来被纳入更大的战略棋局中。
中国这边,显然也不能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尤其是在稀土产业链关键节点上展开全球布局。
不仅与东南亚、非洲等地开展深度稀土资源合作,还大力推动“稀土+高端制造”协同发展,逐步摆脱对低端出口的依赖。
比如稀土磁性材料与电动汽车电机的协同配套项目,已在珠三角、长三角形成完整产业集群。
这种纵深式“闭环”,才是让美国真正焦虑的根源。
至于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风电机组甚至航天器的核心磁材中,是否真的会不再需要稀土,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产品
最新粉末冶金企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网站建设|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 、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ICP证:浙B2-20100325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