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参加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下午,600多位中国企业家与外国客商,就聚到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品牌新品发布会现场。
“这款镐比老款轻便了不少,重量轻了8%,价格也下调10%,但动力不减……”刚发布完新研发的锤镐产品,永康市铭普工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潘露,就被来自各国的经销商围住了,有问交货期的,有问产品设计细节的,中英文来回地切换,好不热闹。
客商当中,来自巴勒斯坦的90后小伙穆罕默德格外显眼。他拿着手机,边拍摄新产品,边用流利的中文向工作人员询问订货量。
“这款冲击钻是多少台起订?”“100台起订,价格更有优势。”得到答复后,记者见他迅速用微信,把产品图片发送出去。微信那头是他在巴勒斯坦做电动工具生意的父亲。“中国人说,上阵父子兵。”穆罕默德说,他现在一边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学汉语,一边为父亲寻找合适巴勒斯坦销售的电动工具产品。
电动工具产业链是金华市培育打造十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去年,全市共有电动工具规上企业400多家,产业总产值超800亿元,约占全国的1/3、全球的17%,90%的产品用于出口。
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外贸形势,推动产业带集体“出海”,早在2023年,永康市属国企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与由制造企业转型为跨境服务平台的脉链集团,联合组建了纵远公司,把渠道、品牌、标准等共享给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家企业加入脉链数字化平台,形成CROWN、DWT、TOSAN等3个产业集群品牌。
据介绍,集群品牌是一种共享开放的品牌合作模式。它与传统品牌*大的不同,就是会将品牌授权给合作工厂、海外渠道,让各方合作共赢。以永康市铭普工贸有限公司为例,这家曾为国外品牌代工的电动工具企业,受大环境影响,曾面临过生存危机。前年,铭普加入产业集群品牌CROWN中,当年销售额就达400多万元;去年增长到1000多万元;2025年销售额预计达2500多万元。
“我们作为代工企业,一大困难就是自有品牌建设。用上这个集群品牌,让我们就像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永康市铭普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会远介绍,企业的新产品,只要符合集群品牌的产品标准,就可以作为集群品牌新品发布,省去了单个企业打品牌的时间和成本。
这次产业集群品牌发布会上,来自我省各地的铭普工贸、泰福泵业等56家企业,发布了153个新品。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说,电动工具企业大多是为国外代工的中小企业,大家联合起来做集群品牌,能够形成蚁群“出海”的规模效益。在产业集群规模的支撑下,脉链数字化平台在全球已有15个区域服务中心,50多个售后网点,以及3.5万家终端门店。
据悉,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由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脉链集团、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等承办,旨在以产业数智化跨境为创新抓手,推动金华产业集群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