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已成全球共识,各家传统车企也在纷纷布局。为啥踩在“风口”上,新能源车企还不挣钱?
根据相关财报,2022年二季度:
小鹏汽车净亏损27.09亿元,同比增加126.1%,交付3.44万辆;
理想汽车净亏损6.41亿元,同比增长172.2%,交付2.87万辆;
蔚来汽车净亏损25.57亿元,同比增长369.6%,交付2.51万辆。
中国新能源车企亏钱早已不是新闻。但是,亏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还能亏多久?
陈士华认为,车企赔钱的原因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有一定关系,但核心问题是在巨大研发、运营成本之下,产销量不足而使成本得不到有效分摊和稀释。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随意加价几无可能,所以即便是新能源车企亏钱,消费者在此阶段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未必能“占便宜”,但原则上也不会吃亏。
近日,蔚来汽车副总裁曲玉表示,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提升整车毛利,预计三季度整车毛利会有小幅上升。但短期来看,我们依然面临电池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这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毛利表现。
而今年8月份起售价30万元以上高端SUV,特斯拉销量有3万多辆,“造车新势力”中*上榜的“理想ONE”只有4571辆。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去年宣称特斯拉整车毛利率30%,以现在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销量,这个数字在相当一段时期之内是难以企及的。
新能源车企亏钱还能亏多久?“资本方说了算!”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新能源车企在进入市场前期进行战略布局、研发等投入是必要的。并且,为了发展和获取一定市场认可度,前期“烧钱”可以理解,这些都有资本在背后支撑。
林伯强认为,只要新能源车企表现让资方认为不好,就会失去资本支持,那对相关车企而言,一定是灭顶之灾。
“生”者为王!
虽然来自资本方的压力巨大,但对新能源车企而言真正的“危险”正在袭来、真正的竞争也刚刚开始。
陈士华认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疯涨,碳酸锂价格从去年几万元一吨涨到今年的几十万元一吨,涨了八倍左右。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企业涉碳酸锂利润率*高可达70%,今年上半年,盐湖股份碳酸锂毛利率超过90%。再加上芯片等不定因素,以及新能源汽车在网联化、智能化、电气化等方面技术快速迭代,这都会增加企业成本。
新能源车企也迎来更激烈的竞争。随着欧洲2035年禁售燃油车以及中国提出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80%,全球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势在必行。
林伯强认为,当大众、宝马、奔驰、劳斯莱斯等这些强势品牌转型做新能源汽车之后,中国现有新能源车企优势就不那么大了。
未来,随着国企和国际品牌站在新能源汽车的“擂台”上,资本方还有没有信心、实力甚至是必要,继续支持中国现有的一些新能源汽车与对手“角逐”,还是未知数。
所以当前中国新能源车企应该“广积粮、高筑墙”,尽快从技术、服务、运营等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保护壁垒,掌握独有的资源,能为在接下来更为激烈的真正竞争中多争取一线生机。
伴随着行业巨头的崛起,一定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个别新能源车企主动整合资源,以现有的资本形成合力再走上“擂台”,不失为上策。
陈士华认为这种思路是对的,但不现实。因为每个企业都想把市场做大,但市场是有限的,所以优胜劣汰将很快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体现出来。中国新能源车企接下来是否可以作出正确决策,决定着其能否跟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