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正海磁材(300224.SZ)后,金田铜业(601609.SH)也加入钕铁硼永磁扩产队伍,若顺利实施,有望从行业中游跃升至*梯队。6月15日晚间,金田铜业公告,子公司科田磁业拟投资6亿元加码稀土永磁业务,新增8000吨产能。
金田铜业主业为铜加工,2020年468.29亿元营收中,稀土永磁材料仅贡献了约5.5亿元营收,占比不足2%。6月16日,财联社记者致电金田铜业了解公司对稀土永磁中长期规划,是否有明确扩产目标,未获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金田铜业上市至今仅1年有余,但扩张速度颇为惊人,偿债压力随之增大。其上市共募集约15亿元,用于建设约47万吨铜制品产线。由于公司先期投入建设,募投项目在2020年均已实现投产。随后,金田铜业又发行了一轮15亿元可转债,继续加码铜加工。在前后两次募资项目中有约5亿元用于缓解资金压力,但其负债率短期仍有所增长,今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突破此前50%以内区间,增至61.60%。
对于本次新项目,金田铜业表示将使用自筹资金。据悉,项目将分两期实施,在2023年和2025年分别完成4000吨产能建设。结合科田磁业现有烧结钕铁硼产能3000吨,其规划总产能将达到1.1万吨,进入行业*梯队。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A股钕铁硼玩家主要有北方稀土(600111.SH)、宁波韵升(600366.SH)和正海磁材。其中,北方稀土凭借自身原料优势,拥有钕铁硼产能3.4万吨,对应稀土功能材料年营收在40亿左右。在它之后,宁波韵升和正海磁材的产能都在1万吨左右,对应年营收均在20亿上下。
公开信息显示,国内稀土磁材行业整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中小厂商的产能利用不高,而且行业景气度受上游稀土价格制约明显。但另一端,头部厂商仍不时传出扩产消息,以正海磁材的扩张速度*为激进,其现有产能1万吨,另有8000吨产能处于建设中。在此基础上,公司又于去年末宣布投入约30亿元建设1.8万吨新项目,到2028年底,其总产能将达到3.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