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钨市场价格呈现大涨大跌之势。5月中旬,国内钨精矿价格从年初的4.3万元/吨一路冲高到13.5万元/吨(个别报价达到13.8万元/吨),仲钨酸铵(APT)价格为20万元/吨,钨粉为30万元/吨。而从5月下旬开始,价格逐渐下降,至7月底,钨精矿价格已跌至8.5万元/吨、APT为13万元/吨、钨粉为22万元/吨。短期内钨市场价格的骤变,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针对钨价暴涨暴跌对行业的影响及后市钨价的走势,记者近期采访了业界相关人士。
供不应求拉动价格上涨
中国钨业协会副秘书长祝修盛分析,钨市场价格的高走与下滑,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关系变化。近年来,我国一直是钨产量、出口量世界*大国,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价格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内钨精矿出现供不应求,是今年前4个月钨价格暴涨的基本因素。
首先,从1月开始,国内外需求的增长,尤其是钨品出口量的增加,造成了阶段性的钨原料市场供不应求。1至4月钨出口量逐月增加,3月增长12.6%、4月份增长20.7%;一季度国内硬质合金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略有增长。其次,钨铁企业对钨精矿的采购量较大,对价格的适应度很快,一季度,钨铁厂采购钨精矿5000多吨。钨铁企业对钨精矿市场的采购行为,是拉动钨精矿价格上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三,新增生产线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上全部开动,在生产过程中要占用相当数量的原料、半成品和库存产品,从而减少了市场上钨精矿的流通量。第四,尽管需求增加,但由于一季度干旱缺水,作为原料的钨精矿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今年一季度,钨精矿产量为16298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61%。此外,由于各家用户对钨精矿买涨不买落的心态,加上个别厂商投机,更加助长了价格的上升。
扩产投机加速价格下跌
祝修盛同时指出,今年前个4月这种价格的暴涨,并不是一种正常的价格提升,已大大脱离了供求基本面。因为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需求带动,价格的上升一直比较稳定,2003年,钨消耗增长22.3%,但价格仅增长19.9%;2004年国内外需求同时增长,导致钨精矿价格增长了47.3%(2003年的需求将矿山、冶炼加工、贸易企业的库存消耗殆尽了)。2005年预计消耗约为5.2万吨,按此增长率,不考虑其他因素,仅按2004年的增长率推算也就是5.23万元/吨。但今年上半年平均价格已经达到8.8万元/吨,*高达到13.5万元/吨,在需求并没有达到2003年这样的高增长,原料供应量也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价格暴涨,显然是不正常的。
企业界人士认为,从6月底开始的钨精矿价格大幅下跌,一方面是低水平钨冶炼产能迅速扩张的结果,有关方面预计,今年在建或筹建的APT生产线产能还有1.8万吨。另外,人为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钨精矿价格前期的大幅上涨以及目前的大幅下跌,很大程度上都是中间商投机所致。由于钨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小的品种,投机商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囤集钨精矿而操纵市场和价格,前期的过度投机导致了价格暴涨,而一旦出现下跌迹象,中间商便迅速抛售,导致价格更加快速地下跌。
加强管理促进产业发展
祝修盛表示,钨价格的暴涨暴跌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不利于钨产业的健康发展。从某种角度看,钨价的回落也给新一轮的重复建设敲响警钟。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7部委《关于加强钨锡锑行业管理的意见》,表明国家将从整个钨产业链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其开发、利用和出口的管理,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产业升级和各环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钨业协会也于近日召开了价格协调委员会会议,研究进一步完善钨品价格协调机制和办法,协商9至12月的钨品指导价和供需协议,尽*大努力抑制价格暴涨暴跌,避免使我国钨工业发展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祝修盛预计,按照一般下半年出口量大于上半年的规律,今年钨品出口量应大于2004年,不含硬质合金的出口量将会超过2.8万吨。加上国内需求,我国钨消耗将比去年增长5%以上。虽然钨精矿的生产能力在扩大,但近期尚不能大量投入生产。由于价格上涨而导致民采泛滥、企业增产,因而造成的产量增加,足可弥补需求的增长。因此,下半年再出现价格暴涨的可能较小。按照近年来各月出口量变化规律,预计9月份钨品出口量将重新走高,出口量的增加将会重新拉动国内钨精矿价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