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银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科新材”),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产业投资方包括天合光能、中环产投、赛福天等,财务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永鑫方舟等。融资主要用于银科新材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种类,增加应用领域。
技术突破国产替代
光伏产业作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受益于政策扶持和资本推动持续高速发展。2022年全国实现87.41GW的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60.3%;今年国内新增装机有望增至140GW,未来5年将呈现年均30%以上的增幅。
电池片是光伏电池的核心部件,其技术和工艺水平对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光伏银浆则是光伏电池片制备的核心辅材之一,在电池片的成本占比接近10%,仅次于硅片。
光伏银浆:光伏银浆属于电子浆料的一种,主要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制成栅线程分别印制在硅片的两面,烘干后经过烧结作为光伏电池的电极。光伏银浆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其中按照银浆在电池片的位置,可分为正面银浆和背面银浆。光伏银浆制备的主要上游原材料是银粉。
作为光伏银浆的核心原材料,银粉在正面银浆成本中的占比超过94%。银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银浆的体电阻、接触电阻,进而影响光伏电池效能。研磨工序是制备银粉的核心工艺,将贵金属粉末化至符合光伏等需求的电子级颗粒,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
我国电子级银粉研发起步晚,制备条件差,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光伏银浆所需原材料银粉仍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正面银浆用银粉的国产化率不足30%,而整个正面银浆用银粉的国产化率不足20%。2021年我国全年进口银粉3240吨,日本、美国、韩国分别占比91.48%、6.81%、0.86%。其中,DOWA(同和控股日本有色金属厂商)是银粉的主要供应商,占全球光伏银浆用银粉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电子级银粉:电子级银粉主要是指平均粒度<0.5μm。比表面积0.1~5m2/g的超细银粉。
银粉国产化替代是降低中国光伏度电成本(LCOE)的重要途径之一,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大。未来良好的市场前景,使得电子级银粉的投资价值凸显。龙头企业加快扩张,资本推动下的跨界企业也跃跃欲试,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电子级银粉行业安全平稳发展。
在正面银浆国产化的背景下,随着制备技术突破、性能逐步提升及产能规模持续扩大,可供选择的国产银粉供应商逐步增多。银科新材作为国内光伏银粉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市场空间广阔。
关于银科新材
银科新材料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金属粉体供应商。公司主要从事银粉、铜粉等金属粉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光伏银粉龙头企业。公司产品品类多样,性能优异,主要应用于光伏、5G通讯、半导体等行业。随着双碳政策的快速推进,公司立足技术和市场优势,聚焦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国家半导体战略,致力于推进行业国产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