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矿产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我国大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却出现严重短缺。当国外纷纷指责中国需求成为推动国际矿产价格上涨因素时,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我国的西部。西部能否承受我国有色金属矿产保障之重,*终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基地?业内人士给予我们肯定的回答。但要开发好西部的有色金属矿产,真正做到保障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西部还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已提前预警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产业咨询部副主任周国宝介绍,20多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不断增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已从1980年的124.8万吨,发展到2004年的1398万吨,增长了10倍,并从2002年起,连续三年产量位居世界*;铜、铝、铅、锌、镍、锡等六种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也从1980年的136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1342万吨,成为全球*消费大国。但原料短缺的形势日益严峻,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对国外原料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
2004年,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逆差高达98.9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27.5亿美元,其中铜产品外贸逆差为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是有色金属中外贸逆差*多的一个品种。在进口产品中,铜、铝、铅、锌、镍五种矿产品进口量为1036 万吨,用汇52.5亿美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5.4%和61%。粗铜和铜精矿进口就近300万吨,用汇2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68.3%。2005年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扩大。1~5月份,上述五种矿产品进口量达529万吨,用汇28.8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分别增长37%和58%,其中,粗铜和铜精矿进口160.6万吨,用汇1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1.6%和74.6%。
而本身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结构“三多三少”的现状也加剧了我们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担忧。一是储量、基础储量少,资源量多。在查明的资源储量中,储量占18.9%,基础储量占36.3%,资源量占63.7%;二是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经济利用差或无法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占三分之一,经济利用差和无法确定的占三分之二;三是探明的资源储量少,控制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达到探明程度的仅占10.6%,控制的占43.6%,而推断的占45.8%。
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情况分析和需求预测,目前我国资源基本态势是:铜资源严重不足;铝、铅、锌、镍资源保障程度不高,对国外依赖增加;钨、锡、锑由于过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也不容乐观,优势地位在下降;钼、稀土、镁资源丰富,可满足国内需求并可保持一定出口量。据统计,我国已开发利用的铜矿占全国资源储量的67%,铝土矿50%以上,铅矿68%,锌矿72%,钨矿79%,钼矿60%,锡矿89%,锑矿87%。按照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储量和基础储量以及目前开采量进行计算,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静态保证年限不足20年,个别矿产已不足10年。我国确立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预示着我国经济将长时间保持快速增长,作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的有色金属在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如何为经济保障提供充足的资源更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问题。
西部蕴含着丰富的有色矿产资源
在我们为国内有色金属矿产保障担忧的同时,业内开始把矿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并对西部寄予了更多的期待。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发现的矿产在西部均有发现。有100多种矿产探明有储量,潜在价值超过全国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的50%以上。西部地区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勘查程度较低。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为876.15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中部地区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40%,东部的95.45%,中部地区的64.34%,资源潜力巨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在2005年8月17日青海西宁召开的“中国西部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国际论坛”上指出,西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总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铜、铅、锌、锡、锑、钴等占60%以上,镍占90%以上。2004年西部12省区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90万吨,占全国的42.21%。其中铜48.6万吨,占全国的23.58%;铝327.4万吨,占全国的47.89%;铅45.7万吨,占全国的25.20%;锌138.9万吨,占全国的55.14%;镍7.4万吨,占全国的99%;锡9.9万吨,占全国的84.62%;锑4.4万吨,占全国的35.41%;镁7.2万吨,占全国的16.83%。2004年西部12省区六种精矿产量统计生产198.7万吨,占全国的63.90%。其中铜22.2万吨,占全国的35.5%;铅37.9万吨,占全国的63.44%;锌126.6万吨,占全国的73.37%;镍5.8万吨,占全国的92.85%;锡3.9万吨,占全国的60.54%;锑2.3万吨,占全国的43.40%。西部12省区200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与1995年相比,年均递增速度为12.78%,比同期全国十种有色金属年均递增速度高0.31个百分点;2004年六种精矿金属量与1995年相比,年均递增速度为5.69%,比同期全国六种精矿金属量年均递增速度高1.8个百分点。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调查,近几年来,在西部几个大型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又取得新的勘查突破。在东天山成矿带,新发现土屋——延东铜矿、维权铜矿等大中型矿床,提交铜资源量426万吨;在西南三江地区,发现了云南中甸普朗、德钦羊拉、思茅大平掌等一批大中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已提交资源量:铜340余万吨,铅锌1000余万吨;在滇西北中甸地区,红山——普朗地区是西南三江成矿带斑岩铜矿化富集区,已发现并初步估算铜资源量250万吨;在滇西兰坪白秧坪矿带,已控制资源量:银6090吨,铜40万吨,铅锌38万吨;在滇西南汀河地区,已求得铅锌资源量近300万吨;西藏东部昌都拉诺玛,估算铅锌资源量200万吨。雅鲁藏布江成矿区,初步控制资源量铜700多万吨。很显然,西部不仅已经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生产和矿产基地,而且将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有色矿产资源保障基地。这个战略地位不容置疑!
新一轮找矿让老矿山焕发青春
由于西部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大开发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缓解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紧张状况,减少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在重视西部有色金属矿产开发的同时,也要在现有具备基础和优势的地区多做矿业开发的文章。近几年的找矿实践也充分表明了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在深部、周边和新类型、新矿种、新地段的找矿中都有着很大的潜力。有色金属矿山新一轮找矿集中在老矿区和现有的大型矿田,找矿不仅有其必要性也有着充分的可能性,加大对老矿区找矿利在当前。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孙肇均日前向外界公布,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矿山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大多数矿山企业开始重视矿山接替资源寻找工作。大部分矿山企业和地勘单位紧密合作,相继开展了部分矿山的新一轮找矿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部分老矿山(田)保有储量大幅增长。比较突出的例子有青海锡铁矿山铅锌矿,2000年时保有储量不足100万吨(金属量),现储量增加到500万吨,而且远景可达800万吨以上,使矿山生产年限大大延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青海锡铁山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铅锌矿原料基地之一。青城子铅锌矿在外围新矿种、新类型、新层位找矿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探明了一个大型银矿,一个特大型金矿,使一个已经关闭破产的企业,一举成为一个特大型的金银多金属矿山。
二是一些著名的老矿山(田)不断取得找矿新进展和新线索。我国一批著名的有色金属矿山(田),开采时间长,工作程度高,找矿难度大,但是通过努力,在矿山接替资源寻找方面获取了很大战果。著名的个旧锡金属矿成矿集中区,几乎以一年提交一个中型矿、五年提交一个大型矿的速度,使个旧地区至今仍保有30万吨以上锡和100万吨以上多金属矿储量,保证了云南锡业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安徽铜陵地区工作程度高,即使这样的铜金属成矿集中区经过科学研究和认真勘探,在凤凰山、冬瓜山的边部又发现了与斑岩相关的富铜矿,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是一些老工业基地由于找矿重新焕发了青春。东北曾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普遍成为硐老山空危机矿山,矿山生产规模下降,企业亏损严重。仅辽宁省8个大型国有矿山(除红透山外)7个矿山全部关闭破产。由于新一轮找矿获取了新的资源,关闭的7个矿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