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镇环是一位来自甘肃金川集团铜冶炼厂的基层职工,在今年两会期间,她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将金昌市纳入国家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总体布局。
王镇环告诉本报记者,甘肃省金昌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矿山资源的深度开发,如果不能成功转型,金昌市有可能走上“矿竭城衰”的老路。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是国家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矿产”的开发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资源战略方向。金昌市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境内的金川集团公司是中国三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其镍产量居世界第四位,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铂族金属产量居国内*位,铜产量居国内第三位,具有成熟的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人才和配套装备。
王镇环建议:一是支持金昌市建立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回收、拆解、运输、处置的产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配套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分工。二是从二次资源配置、资质办理、项目扶持、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支持金昌市及境内企业开展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她认为,发展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金昌市拟设立的镍钴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则是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续接产业的重点方向。金川公司在“十二五”期间,投入超过100亿元资金用于研发和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项目,形成了铜及铜合金加工材、镍及镍合金加工材、无氧铜杆等电工材料、镍钴铜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制品、富镍三元(镍钴铜、镍钴锰等)电池材料、高纯金属、贵金属产品等新材料生产线,这些均是国家 “十三五”时期重点支持的产业。
因此,她还建议将金昌市拟设立的*镍钴新材料高新技术园区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规划、老工业城市和工矿城市“十三五”规划,将金昌市镍钴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推动工矿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
“支持金川公司和金昌市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能够为全国其他工矿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经验。”王镇环说。